|
|
巨大銷量
今年中國PC銷量預計達6500萬臺,但巨大的銷量是否能帶來同等的利潤,沒人知道這一點。
居民收入增長,加上政府鼓勵消費,這使得中國成為戴爾、惠普及聯想等電腦廠商競爭的最大市場。戴爾中國區總裁閔毅達(Amit Midha)稱:“中國市場的競爭會非常激烈,但戰斗只是剛剛開始。”
從銷量來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PC市場,僅位居美國之后,且可能在10年之內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PC市場。IDC認為,中國市場增長速度之快頗為驚人,預計明年中國市場PC銷量將增長14%,達到7400萬臺,增速遠遠超過多數發達市場。
低價策略
然而,進一步剖析會發現繁榮的背后并不樂觀。第三季度中國市場PC的平均售價為604美元,較美國平均售價739美元約低18%。
中國各大電腦城就是低價策略的縮影。在電腦城組裝和銷售電腦的商戶多為年輕人,放眼望去盜版軟件和廉價附件等比比皆是。有些臺式機售價最低甚至只有人民幣1,000元(約合150美元)。
一位銷售人員稱:“顧客想要什么機子,我們都能現場組裝,而且還是一步到位,價格也相對便宜些。”
未來趨勢
聯想CFO黃偉明稱,“中國市場電腦價格之所以便宜,部分與店鋪租金低有關;此外,一些顧客也喜歡選擇較低端的產品。總之,新興市場電腦平均售價低的部分原因是配置較低的電腦需求旺盛。相比之下,在成熟市場,高價產品更受青睞。”
閔毅達稱,中國用戶大多都不會購買外圍產品和軟件,他們用于這方面的支出呈下降趨勢。
復印件等外圍產品也能幫助提高電腦制造商的整體利潤,但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銷量也不是很好。盡管如此,PC廠商依然明確表示會放眼中國長遠市場,并將這一市場視為未來增長計劃的核心。
進一步批量推動高端PC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才是這些PC廠商與像中國諸多電腦城供應商展開有效競爭的關鍵所在。Gartner首席分析師麗蓮·泰(Lillian Tay)稱,“從長遠看,最后真正能從這場競爭中勝出的也就只有頂級的三或四個品牌。這實際上是一場質量之間的角力,一旦大品牌蜂擁而入,小品牌則很難有立足之地。”(姜雪)
|
發表留言請先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