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8日報道:支付寶可以理財了,阿里金融終于動手了。
如果說面向“草根”網商推出的小額貸款只是阿里邁出金融化的第一步,那么,讓支付寶賬戶價值進一步提升的“余額寶”則讓其向互聯網金融跨出了一大步。
6月17日,與天弘基金合作、有著“屌絲理財神器”之稱的余額寶高調上線:用戶將資金轉入余額寶內,就可以購買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且從開戶、購買均在支付寶站內一站式進行。通過余額寶,用戶存留在支付寶的資金不僅能拿到“利息”(購買貨幣基金的投資收益),而且和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根據其官方介紹,2012年,10萬元活期儲蓄利息350元,如通過余額寶收益能超過4000元。
“余額寶的目標是讓那些零花錢也能獲得增值的機會,讓用戶哪怕只有一兩塊、一兩百塊錢都能享受到理財的快樂。”支付寶內部人士表示。
相比傳統理財產品關注那些有足夠經濟能力的用戶,余額寶的目標則是讓那些閑散碎片資金也能獲得增值的機會,但用它去購買基金公司的產品,有的只是一個預期收益率,不能保證收益,在強調其低門檻和隨意性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忽略了買基金的風險性?
余額寶“保險”嗎?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不可否認,十年變革,互聯網顯示了其巨大的魅力,而借助電商的春風,余額寶無疑成為阿里完善支付寶金融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只是,這種徹底打通互聯網和理財分界的新模式雖有望開啟一個碎片化理財的新時代,但在盤活支付寶沉淀資金的背后,和基金公司合作的它是否能向用戶承諾收益?被大多數支付寶用戶擔心的安全問題又該如何跨越?
“感覺不太相信這個東西,哪里有這么好的事情。支付寶搞這么一個東西,無非就是把我們的余額拿去買基金了。如果買的是保本型的基金,收益肯定沒這么高,而且還要扣除兩邊的手續費。如果不是保本的基金,收益可以達到,但是什么時候出現一個負數這就說不好了。”網友一條沒熟的魚表示了他的擔憂。
讓零花錢價值最大化的愿望固然美好,但無論如何,“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用戶或多或少會擔心基金理財產品背后需要承擔的風險,而門檻低且靈活的余額寶亦難以逃過。
業內知名人士賈敬華表示,余額寶就是一貨幣基金購買通道,有高收益的同時,也有高風險。懂基金的人都清楚,基金并非穩賺不賠的,有可能本金都保不住。So,余額寶沒有想象中的如此彪悍。
對此,支付寶方面強調稱,貨幣基金作為基金產品的一種,理論上的風險是存在的,但從歷史數據來看收益穩定、風險極小。在目前股市等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是零散資金很好的投資方向。
據了解,貨幣基金是基金中風險最低的品種,主要投資于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等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短期有價證券,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貨幣基金出現年度虧損的情況,2012年國內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約為3.8% 。
如是說,用戶將錢轉入余額寶,相應資金由基金公司負責管理,不存在支付寶拿用戶錢去投資的情況,那誰是最終受益者?此外,支付寶余額被盜的事件時有發生,長久以來網絡安全可謂一塊難啃的骨頭,為了規避風險,“記憶中支付寶余額好像從未超過200元”的用戶是否不在少數?基金公司從中可以攬過多大的市場份額?
在余額寶推出后誰獲益誰受損的話題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沒有收益到有收益,從沒有支付功能到有支付功能,余額寶使用中,支付寶用戶和基金公司都是受益的,而支付寶短期利益是受損的(備付金產生的利息收益默認歸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推出余額寶,用戶資金產生的收益全部歸用戶所有),之所以還這樣做,從長遠來看是為了增強客戶粘性。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余額寶更可以說是那些淘寶賣家的福音。
“支付寶余額有幾千塊錢是常事,因為進貨也需要用支付寶,大于5000的時候我一般會提現,主要是擔心安全,雖然從來沒有賬號被盜過,但是偶爾會聽說有賣家淘寶賬號或者支付寶賬號被盜。提現的錢幾乎不會轉成定期,因為資金周轉要用,有時候會買貨幣基金,但是申購和贖回時間太長,很少操作,除非資金周轉有富余。做商城的時候支付寶余額更多,因為只能提現到對公賬戶,一般一個月提一次,一次幾萬,然后跑去銀行用現金支票取出來,很麻煩。”知乎上一淘寶賣家如此表示。
無論如何,阿里此舉將吸引更多閑散資金涌向支付寶,達到“變相攬儲”的目的;而天弘基金獲得大量的用戶信息(支付寶有8億用戶)的同時也獲得了市場影響力;至于支付寶用戶,據了解,支付寶方面意在打造一個穩定的、波動不大的,能夠獲利的基金產品,只為打消客戶的諸多安全疑慮,在擴大自己金融版圖的同時,阿里在勇于嘗試著。
余額寶 和銀行搶生意?
“阿里不做銀行!”從阿里小貸到信用支付,再到馬云2012年在重慶成立的融資性擔保公司,阿里金融的每一個舉動,都被外界解讀為阿里意在染指傳統銀行業務。于是,這邊支付寶稱“一再被銀行”,那邊馬云忙著到處去澄清。
這不,意料之中地,此次余額寶也“在劫難逃”。推出伊始,便被看成下達了與銀行搶生意的正式戰書,果真如此嗎?答案亦不盡然。
余額寶,亦即“T+0貨幣基金”,最早是匯添富基金在2012年發明。傳統的貨幣基金贖回需要T+1或T+2日,做為現金管理工具不夠便捷,于是基金公司從基金申購頭寸中拿出一部分先行墊資給客戶,實現了貨幣基金的T+0贖回(申購還是需要T+1日的)。
盡管,包括華夏、南方、匯添富、廣發等在內的傳統基金公司都在發力“儲蓄搬家”,但余額寶似乎更在意那些一兩塊、一兩百塊閑散的碎片資金,所以,即使其最終目標當真是和銀行搶生意,擺在支付寶面前的扔是一個很囧的尷尬,亦即想辦法吸引更多借記卡上的大額儲戶,但使其把錢充值到支付寶賬戶恐怕沒那么容易,畢竟,無論是安全還是隱私,“電商銀行”都需要一個被接受的過程。
據支付寶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用戶中,21歲至25歲的人群占比最高達到30%,25歲至30歲的人群緊隨其后占到28%,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支付寶用戶都是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群,這些人中絕大部分受限于經濟能力都沒有太多投資理財方面的經驗。
“支付寶賬戶的余額少,杯水車薪,大部分人估計都懶得轉往余額寶;余額多的時候,用戶就要斟酌一下把錢放哪兒更安全、更方便、收益更高。”有網友表示。
不限投資金額,不限投資期限,隨時可用,余額寶的自身定位可謂清晰透明,無論如何,低門檻的它首次將理財意識帶入上述用戶的生活中,有望培養年輕人理財觀念的同時,對國內整個理財市場的進一步培育和發展都會帶來積極影響。
|
發表留言請先登錄!
|